再有研究顯示,安慰劑(placebos),即沒有藥效的「假藥」,在柏金遜症患者身上,起着跟真藥相同的功效――儘管那是一個小規模的研究。研究人員認為,假如日後能證明安慰劑在患者身上具「療效」的話,將來或許可以交替處方真藥及安慰劑,以減少真藥所帶來的副作用。

回顧過往的研究,醫學界已知安慰劑能引發大腦深處丘腦內的紋狀體(striatum)釋放多巴胺,並改變腦部某些區域神經細胞的活動,惟只限少數柏金遜症病人。

來自意大利都靈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,以42名準備接受「深腦刺激手術」的柏金遜症患者為研究對象。他們在手術前於部分患者身上,注射治療藥物「阿撲嗎啡」(apomorphine)一至四次不等,部分則不注射該藥。

手術進行時,患者部分時間需保持清醒。事前曾接受「阿撲嗎啡」注射的患者,研究人員會告之正注射「阿撲嗎啡」,實際注射的則是鹽水,作為安慰劑,以測試患者在不知情下,鹽水是否具有「療效」。另有部分事前沒有接受「阿撲嗎啡」注射的患者,同樣也接受鹽水注射。還有數名患者在整個研究過程中,除了「深腦刺激手術」外,均沒有接受藥物或鹽水注射,作為對照組。

手術過程中,研究人員記錄患者的腦神經細胞活動,並評估患者上肢的僵硬程度,以反映安慰劑能否「改善」僵硬的徵狀。

結果發現,手術前接受「阿撲嗎啡」次數愈多的患者,在手術期間接受鹽水注射時,腦神經細胞愈活躍,上肢的僵硬程度愈見改善,說明腦神經細胞有能力去「學習」在安慰劑注入時,出現有如注入真藥的反應,改善僵硬,顯示安慰劑在這群患者身上有「療效」。其中在手術前接受四次「阿撲嗎啡」注射的患者,「療效」維持了24小時。

至於手術前沒有接受「阿撲嗎啡」注射的患者,則不見上述的安慰劑效應。

此研究於今年二月發布在《生理學期刊》(Journal of Physiology)。

資料來源:研究論文StatParkinson’s News Today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