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腦刺激療法(Deep brain stimulation,簡稱DBS)能幫助藥物治療無效的柏金遜症患者減少運動徵狀。然而,現時的刺激器發出固定的電脈衝,未能因應患者的情況調節,以致效果有時候未如理想。
美國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的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能技術,改造現有的DBS,使之成為可因應病人情況而調節電脈衝強弱的「適應性深腦刺激療法」(Adaptive DBS,簡稱aDBS)。他們在4名病人身上作初步試驗,發現受試者被困擾徵狀影響的時間減少一半,生活質素也大為改善。
Media Library
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學者以人工智能的「機械學習」,分析406名柏金遜症患者後,識別出3種以病情發展速度為依據的亞型(subtype),或有助醫生針對不同的疾病進程,施以針對性的治療方法。
不過,有學者指出,此研究利用人工智能得出的結果非常有趣,但仍屬非常初步,研究人員日後需要納入更多病人,去確認上述的研究結果。
英國最新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,年逾50的人出現焦慮病史的話,較沒有的人,日後較大機會確診柏金遜症。
研究人員表示,這項研究表明,50歲之後患上焦慮症,與日後出現柏金遜症有強烈的關連。
長久以來,並沒有可靠的化驗方法來確診柏金遜症,而是十分依賴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從臨床上作出判斷,但遇上個別不確定的個案時,醫生需要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觀察病人情況去確診。
研究人員利用早前的科研結果,研發一種檢測方法,只需抽取小量皮膚樣本,化驗有否「磷酸化甲型突觸核蛋白」,即可得知是否患上柏金遜症或同類疾病,有助區分徵狀不明確的個案,幫助確診。
美國科學家分析遺體捐贈者的腦組織樣本後發現,「濤」蛋白(tau protein)的聚集可能比「甲型突觸核蛋白」(alpha-synuclein)的聚集,更為影響柏金遜症的進程。
一項最新發布的小型研究發現,專為柏金遜症患者而設計為期 6 個月的高強度運動,有機會逆轉病情屬早期及輕度的患者腦部中,製造多巴胺的神經細胞的衰退情況。
負責研究的學者指出,此研究突顯把運動納入患者治療計劃的重要性,將來亦需要其他研究去釐清運動保護患者腦細胞的機制。亦有評論指出,需要具規模的研究去印證以上發現的可靠性。
一項以美國深南州份(Deep South)人士為對象的研究發現,每3宗男性柏金遜症個案,以及每4宗女性個案中,俱分別有1宗可歸因於後天能改變的風險因素。意味着改變這些風險因素的話,例如避免頭部於體育運動中重複性碰撞,以及避免接觸殺蟲劑及除草劑,有機會預防某部分柏金遜症個案出現。
法國一名柏金遜症患者,大約兩年前接受脊髓電極刺激器植入之後,恢復步行能力,是同類實驗的首例。研究人員計劃在6名柏金遜症患者身上植入相同的裝置,以進一步測試這項實驗性項目的療效。
一項最新研究顯示,孤獨或許會增加患上柏金遜症的風險,但並不表示孤獨會「導致」柏金遜症,而是尚有其他與孤獨相關的、且並未發掘出來的因素,增加柏金遜症的患病風險。
有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建議患者,建立三重朋友圈:親友/密友、五六個朋友、由其他相識的人組成的社交網絡,這樣有助患者不感到孤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