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KPDF 202310

孿生姊妹確診年齡相距30年

醫學界從中發現致病新機制

 

一對先後患上柏金遜症的孿生姊妹,協助醫學界發現病發新機制。研究人員表示,有望針對新發現的問題,研發新的治療方法。

 

該對孿生姊妹身上均有變異的PINK1 基因,表示柏金遜症的患病風險高。然而,其中一人早在16歲已確診,另一人確診時為48歲,二人確診時的年齡相差32年,由是引發醫學界欲了解相差如此大的原因。

 

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替二人作基因測試後發現,二人身上均出現可導致柏金遜症的完全缺失PINK1基因,而16歲病發的一人,則連Parkin基因也有部分缺失。一般而言,Parkin基因部分缺失,並不會導致柏金遜症。

 

醫學界知道,PINK1基因會驅使Parkin基因去移除或回收神經細胞內老化的線粒體,以維持細胞的正常運作,這個過程叫「線粒體自噬」(mitophagy)。若老化的線粒體不能被清除,神經細胞便不能發揮功能。PINK1基因或Parkin基因完全缺失的人之所以患上柏金遜症,就是因為神經細胞內未能有效進行「線粒體自噬」。

 

研究人員從兩姊妹身上取得多巴胺神經細胞樣本,再比對一般人的樣本,發現Parkin基因的新功能:控制神經細胞上名為「突觸」(synapse)的部位的多巴胺釋放。當Parkin基因有缺失,多巴胺神經細胞上的「突觸」會出現功能失調。

 

「突觸」是神經細胞與另一個神經細胞之間的接觸點。神經細胞在「突觸」傳輸神經化學物(即「神經傳導物」(neurotransmitter))到另外一個神經細胞,以此來傳達信息,產生不同的作用。

 

位於中腦的多巴胺神經細胞,產生多巴胺這種神經傳導物,它們之上的「突觸」,可傳輸多巴胺。醫學界已知,多巴胺神經細胞衰退進而死亡,誘發柏金遜症。是次研究發現,早在多巴胺神經細胞死亡之前,細胞上的「突觸」功能已呈失調,並導致病人腦部缺乏多巴胺,出現靜止時震顫或僵硬等症狀。

 

研究人員基於這些新發現,提出一個假設:在多巴胺神經細胞衰退之前,若能有藥物針對功能失調的「突觸」加以治療,有望防止患者的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,而這也許是比較好的治療策略。

 

此研究已於今年(2023年)9月發佈於學術期刊《Neuron》上。

 

編譯:姜素婷

 

資料來源:

美國西北大學

https://news.northwestern.edu/stories/2023/09/newly-discovered-trigger-of-parkinsons-upends-common-beliefs/?fj=1

 

Parkinson’s News Today

https://parkinsonsnewstoday.com/news/study-reveals-unknown-role-parkin-dopamine-signaling/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