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京都大學今年(2018年)11月初宣布,已於10月在一名五十多歲的柏金遜症男患者身上,移植由「萬能幹細胞」轉化而成的神經細胞。此個案為一連串柏金遜症「萬能幹細胞」移植臨床研究的首宗,亦屬世界首宗。研究人員預計在2020年之前,多做6宗移植,以研究其安全性,包括會否引發腫瘤。

此前,京都大學已進行同類移植的動物實驗,並於去年在學術期刊《自然》發布研究進行兩年後的結果。研究顯示,在呈現柏金遜症病理的獼猴身上,移植由「萬能幹細胞」轉化而成的神經細胞,能改善牠們的活動徵狀,牠們在籠中的走動量增加。從腦掃描可知,所移植的細胞,發揮有如正常製造多巴胺的神經細胞功能,並能產生多巴胺,且沒有腫瘤出現,稍為消除醫學界對「萬能幹細胞」引發腫瘤的疑慮。

此次京都大學臨床研究選取的柏金遜症對象,介乎50至69歲,已患病超過5年。10月進行的移植個案,歷時3小時,醫生把240萬個多巴胺前驅細胞,移植到患者腦內名為「殼核」的部位。「殼核」是腦內其中一個「多巴胺生成神經細胞」製造多巴胺的主要區域。接受移植的患者之後接受觀察6個月,若無併發症,則再接受240萬個多巴胺前驅細胞的移植。每宗個案會跟進兩年,患者會接受抗排斥藥,以減低排斥的風險。

「萬能幹細胞」是「誘導多功能幹細胞」(iPS)的別稱,是把人體細胞導入特定基因後,重新編程而來,特點是可演變為不同種類的細胞。研究人員移植到患者腦中的多巴胺前驅細胞,就是京都大學本身所儲存的「誘導多功能幹細胞」演變而來。醫學界希望,「萬能幹細胞」移植,能替代患者腦中死去的「多巴胺生成神經細胞」,達到終止病情惡化,甚至逆轉病情的目的。

是次移植臨床研究所使用的「誘導多功能幹細胞」,其未重新編程前的「原始細胞」,乃來自一群擁有較少移植排斥傾向的人。研究人員把他們的免疫細胞生物標記,與接受移植患者的免疫細胞生物標記先配對好,確保雙方的都吻合,目的在於減少後者接受移植後出現排斥的風險,這也是京都大學是項幹細胞移植臨床研究的一大特點。

此前研究人員在猴子實驗時,也採用相同策略來減低排斥風險——先配對好捐出細胞(以製作「萬能幹細胞」)的猴子與接受移植猴子的免疫細胞生物標記。結果發現,確實大大減低移植後的免疫反應。

「萬能幹細胞」移植,是醫學界其中一個企圖填補已死去「多巴胺生成神經細胞」的幹細胞研究方向,其他國家則各有不同的方向。中國及澳洲團隊的研究比較接近,是移植由胚胎幹細胞演變而成的神經前驅細胞,這些細胞會在移植後,再演變為成熟的「多巴胺生成神經細胞」,但有人擔心這類不成熟細胞移植後,會出現可引發腫瘤的變異;而美國、瑞典及英國的團隊,則計劃移植由胚胎幹細胞演變而來的「多巴胺生成神經細胞」。

資料來源:日本經濟新聞、《自然》期刊新聞網(之一)、《自然》期刊新聞網(之二)、The Science of Parkinson's Disease網誌英國柏金遜症學會香港大學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