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典一項研究發現,柏金遜症患者在病發前十多二十年因跌倒並送進急症室的比率,較一般人高逾六個百分點。有學者認為,日後可進一步研究能否以此結合其他跟柏金遜症病發前20年已呈現的生理變化,例如嗅覺退化及睡眠障礙等,發展一套診斷工具,以及全新的治療方法,應用在病發初期的患者身上。

瑞典Umea大學的研究人員,以記錄了全國公立醫院患者病歷的國家病人登記冊(National Patient Register)作基礎,把約24,400名於1987至2012年確診的柏金遜症患者,跟約243,000名一般人比較,發現在確診前平均20年間,18%患者最少一次因跌倒而緊急就醫,而非患者的比率則為11.5%。出現髖骨骨折的比率,兩組人士分別為7.1%及3.2%。

此外,研究人員又根據登記冊,以1987至2012年間曾因跌倒受傷而到急症室求診的人,以及沒有跌倒病歷的人作比較,兩組各有622,000人,發現前者有0.7%最終確診柏金遜症,後者為0.5%。

英國《衛報》的報道指出,上述各項結果中,兩組之間的差別雖然小,但基於涉及的人數眾多,仍然具有意義。

研究人員表示,柏金遜症患者確診前跌倒及髖骨骨折風險較一般人高,也許表明還未確診時,當事人很早已呈現腦神經退化的現象,惟不能證明兩者有因果關係。不過,他們也指出,此研究的資料來自國家病人登記冊,他們不能進一步確認每一個病人的診斷是否正確,故研究結果的準確度或會有偏差。該研究於今年二月刊登在醫學期刊《公共科學圖書館——醫學》(PLOS Medicine)上。

《衛報》就此訪問了加拿大Dalhousie大學腦神經生理學者Roxanne Steerniczuk。她表示,該研究並沒有觸及運動這項因素,已知運動是重要的腦神經保護因素,而缺乏運動則是腦神經衰退的重要風險因素,也跟骨質密度低及肌肉量低有直接關係,提升了跌倒及髖骨骨折的風險。

資料來源:研究論文、《衛報》、Parkinson’s News Today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