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學研究的結果,有時候需要很長時間才看到,最近瑞典發布的一項便是這樣。廿多年前,一名柏金遜症患者接受從墮胎胎兒而來的「多巴胺生成神經細胞」移植,死後解剖顯示,該些細胞仍然存在,而且跟腦部其他神經細胞有聯繫。研究人員認為,此項移植也許是柏金遜症一個可行的治療方法,惟需要進一步臨床研究確認。有評論指出,由於病徵在若干年後再度出現,意味着此法並不能根治此症。

此外,移植用的神經細胞來自墮胎胎兒,也有醫學倫理上的爭議。

是項研究由瑞典Lund大學的學者負責。他們於1980年代末開始此研究,共替18名柏金遜症患者移植了生產多巴胺的神經細胞。接受移植的患者大部分已去世,研究人員解剖其中5人。

這次報告的個案,被研究人員形容是最成功的個案之一。他1980年病發,兩年後開始服用左旋多巴,服藥後4年開始出現「開關」效應,「關」時有靜止時震顫及僵硬等病徵,以左半側較為嚴重;「開」時柏金遜性質的徵狀不多。

1989年,即患者59歲時接受移植手術,研究人員於他腦中右側基底核的殼核內,移植來自4個墮胎胎兒的「多巴胺生成神經細胞」。

接受移植後,患者的病情改善顯著,手術後第32個月已無須再服左旋多巴,第64個月連免疫抑制藥物也停掉。雖然於第74個月開始,他需要服用低劑量的左旋多巴,但整體進展良好。

手術後10年,他的「開關」效應消失,幾乎沒有僵硬,只是有點遲緩,間歇有靜止時震顫,程度屬中度,研究人員形容他此時的徵狀改善非常顯著。

造影檢查顯示手術後10年,他腦部的多巴胺功能完全正常。然而在手術後14年,他的情況漸漸倒退,僵硬及動作遲緩等徵狀慢慢再出現,並開始呈現認知缺損,繼而惡化成認知障礙。手術後18年,他的病情持續惡化,移植手術帶來的效益消失,他不能走路、說話及吞嚥。手術後24年,他因心臟問題去世。

由於「多巴胺生成神經細胞」只移植在患者右側基底核的殼核內,研究人員因而可以與沒有移植的左側對照。

解剖報告顯示,移植後3年內,相關部位已產生神經再聯繫,患者僵硬及動作遲緩等運動性徵狀得以改善;沒有移植的部位,則不見神經再聯繫。

此外,移植也使得患者的病徵減輕逾10年,研究人員形容是非常好的成果。可是,之後病徵逐漸呈現,表示造成柏金遜症的腦部退化,並不限於基底核的殼核之內,而是擴散於整個腦部之中。

研究人員當初認為患者患的是典型的柏金遜症,但他及後卻出現柏金遜性質的認知障礙。一般而言,這類患者腦中會出現「路易體」。「路易體」是一種不正常的蛋白在神經細胞內集結而形成,它們妨礙神經細胞運作,最終令這些細胞死亡。研究人員發現,移植到這名病人腦中的神經細胞發展出「路易體」的比率,比其他接受同類手術的病人高,前者是10%至12%,後者是1%至5%,而「路易體」正正與柏金遜性質的認知障礙相關,並且只在某些病人腦中出現。這個個案顯示,「路易體」會散播到移植在病人腦中的神經細胞中。

胎兒神經細胞移植一度是熱門研究課題,唯1990年代開始備受冷落,原因是美國的研究發現,移植後患者出現嚴重不自主動作等副作用。瑞典的研究人員指出,他們採用的移植技術跟美國的不同,患者也有類似的副作用,但程度較輕,只是整個研究圈子因為美國的經驗而卻步。雖然如此,歐洲目前正改良移植技術,新一輪的臨床研究亦進行中。研究人員稱,之前患者的解剖結果有助他們揀選適合的個案進行移植,已呈現「路易體」的病人或不適合。

美國柏金遜症基金科學事務副總裁James C. Beck評論此研究時指出,成效確令人鼓舞,然而,患者之後再度出現徵狀,意味此手術不太可能根治柏金遜症,也不能阻止「路易體」的出現。另外,受限於胎兒神經細胞的供應及醫學倫理的爭議,預料此移植不會大規模進行。

他稱,未來方向較可能在幹細胞移植上。跟胎兒神經細胞不同的是,幹細胞能大量製造,而幹細胞移植的臨床研究也快將進行。胎兒神經細胞移植的成果,可告訴幹細胞移植的研究人員可能出現怎樣的效果,也許有如前者般能大大減低患者的徵狀,但不可能是根治。

上述個案的解剖結果刊於今年(2016年)5月《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報》(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)。

資料來源:《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報》Medscape醫療新聞網站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