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学研究的结果,有时候需要很长时间才看到,最近瑞典发布的一项便是这样。廿多年前,一名巴金森症患者接受从堕胎胎儿而来的「多巴胺生成神经细胞」移植,死后解剖显示,该些细胞仍然存在,而且跟脑部其他神经细胞有联系。研究人员认为,此项移植也许是巴金森症一个可行的治疗方法,惟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确认。有评论指出,由于病征在若干年后再度出现,意味着此法并不能根治此症。

此外,移植用的神经细胞来自堕胎胎儿,也有医学伦理上的争议。

是项研究由瑞典Lund大学的学者负责。他们于1980年代末开始此研究,共替18名巴金森症患者移植了生产多巴胺的神经细胞。接受移植的患者大部分已去世,研究人员解剖其中5人。

这次报告的个案,被研究人员形容是最成功的个案之一。他1980年病发,两年后开始服用左旋多巴,服药后4年开始出现「开关」效应,「关」时有静止时震颤及僵硬等病征,以左半侧较为严重;「开」时柏金逊性质的征状不多。

1989年,即患者59岁时接受移植手术,研究人员于他脑中右侧基底核的壳核内,移植来自4个堕胎胎儿的「多巴胺生成神经细胞」。

接受移植后,患者的病情改善显著,手术后第32个月已无须再服左旋多巴,第64个月连免疫抑制药物也停掉。虽然于第74个月开始,他需要服用低剂量的左旋多巴,但整体进展良好。

手术后10年,他的「开关」效应消失,几乎没有僵硬,只是有点迟缓,间歇有静止时震颤,程度属中度,研究人员形容他此时的征状改善非常显著。

造影检查显示手术后10年,他脑部的多巴胺功能完全正常。然而在手术后14年,他的情况渐渐倒退,僵硬及动作迟缓等征状慢慢再出现,并开始呈现认知缺损,继而恶化成认知障碍。手术后18年,他的病情持续恶化,移植手术带来的效益消失,他不能走路、说话及吞咽。手术后24年,他因心脏问题去世。

由于「多巴胺生成神经细胞」只移植在患者右侧基底核的壳核内,研究人员因而可以与没有移植的左侧对照。

解剖报告显示,移植后3年内,相关部位已产生神经再联系,患者僵硬及动作迟缓等运动性征状得以改善;没有移植的部位,则不见神经再联系。

此外,移植也使得患者的病征减轻逾10年,研究人员形容是非常好的成果。可是,之后病征逐渐呈现,表示造成巴金森症的脑部退化,并不限于基底核的壳核之内,而是扩散于整个脑部之中。

研究人员当初认为患者患的是典型的巴金森症,但他及后却出现柏金逊性质的认知障碍。一般而言,这类患者脑中会出现「路易体」。「路易体」是一种不正常的蛋白在神经细胞内集结而形成,它们妨碍神经细胞运作,最终令这些细胞死亡。研究人员发现,移植到这名病人脑中的神经细胞发展出「路易体」的比率,比其他接受同类手术的病人高,前者是10%至12%,后者是1%至5%,而「路易体」正正与柏金逊性质的认知障碍相关,并且只在某些病人脑中出现。这个个案显示,「路易体」会散播到移植在病人脑中的神经细胞中。

胎儿神经细胞移植一度是热门研究课题,唯1990年代开始备受冷落,原因是美国的研究发现,移植后患者出现严重不自主动作等副作用。瑞典的研究人员指出,他们采用的移植技术跟美国的不同,患者也有类似的副作用,但程度较轻,只是整个研究圈子因为美国的经验而却步。虽然如此,欧洲目前正改良移植技术,新一轮的临床研究亦进行中。研究人员称,之前患者的解剖结果有助他们拣选适合的个案进行移植,已呈现「路易体」的病人或不适合。

美国巴金森症基金科学事务副总裁James C. Beck评论此研究时指出,成效确令人鼓舞,然而,患者之后再度出现征状,意味此手术不太可能根治巴金森症,也不能阻止「路易体」的出现。另外,受限于胎儿神经细胞的供应及医学伦理的争议,预料此移植不会大规模进行。

他称,未来方向较可能在干细胞移植上。跟胎儿神经细胞不同的是,干细胞能大量制造,而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也快将进行。胎儿神经细胞移植的成果,可告诉干细胞移植的研究人员可能出现怎样的效果,也许有如前者般能大大减低患者的征状,但不可能是根治。

上述个案的解剖结果刊于今年(2016年)5月《美国国家科学院公报》(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)。

数据源:《美国国家科学院公报》Medscape医疗新闻网站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