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以来,深脑刺激疗法(deep brain stimulation)对改善震颤等活动征状十分明显,近年则有研究欲解答它可否同时改善非活动征状。一项在英国及德国进行的研究显示,接受丘脑下核(subthalamic nucleus)深脑刺激疗法的晚期巴金森症患者于手术后两年,非活动征状的改善仍可维持,特别在日间渴睡、膀胱功能、气味辨识及多汗等征状上,而参加者的生活质素也获改善。

纳入此项研究的患者共有67人,来自英国及德国3所研究中心。研究人员以不同的评估工具或问卷,量度参加者在活动征状、非活动征状及生活质素三方面,于手术前、手术后5个月及手术后24个月三个时间点的情况。是次发布,集中报告参加者的非活动征状。

德国科隆大学医院脑神经学部荣誉研究员Haidar S. Dafsari,接受《今日脑神经学》(Neurology Today)编采人员访问时表示,研究人员利用医生专用的「非活动征状量表」(Non-Motor Symptoms Scale),评估参加者各项非活动征状出现的情况,发现在手术后24个月,整体的非活动征状改善仍然维持着。

研究人员又以专门评估柏友生活质素的问卷(即Parkinson's Disease Questionnaire-8)作相关评估,发现在24个月间改善显著。Dafsari称,过往的研究显示,非活动征状的改善跟活动征状的改善相比,前者跟生活质素改善的关系更大,这次研究也不例外。

有趣的是,患者本身利用专属的「非活动征状问卷」(Non-Motor Symptoms Questionnaire)自我评估手术前后相关征状在24个月间的变化时,则未见显著分别。

美国纽约干细胞基金会研究所首席医疗主任Melissa J. Nirenberg向《今日脑神经学》编采人员评论此研究时称,它可取之处,在于从深脑刺激疗法研究的角度来说,67名参加者是目前为止规模较大的;不过,若以临床研究样本数目而言,67人则太少。

她又提醒,它是观察性研究,非更具说服力的随机分配双盲临床研究,没有对照组(例如以没有接受手术的柏友)作比较。另外,无论是医生评估还是参加者自评,相关评估表问及的,均基于各自主观的判断去填写,并非基于客观指标的量度。故此,在诠释上,需要留意这些局限。

纽约大学朗格尼医疗中心(NYU Langone Health)脑神经学教授Andrew Feigin,同样关注它并非随机分配双盲临床研究这一点。他又称,未能肯定参加者非活动征状得以改善的背后,会否基于手术后他们整体上感觉不错,并在评估表上反映出来有关。

然而,他表示,是次观察性研究表明,深脑刺激疗法或可提供不只是活动征状改善的效果。

上述研究于今年(2018年)2月刊于医学期刊《运动障碍》网上版。

数据源:《今日脑神经学》

返回